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 

食凫雁以秕

邹穆公有令:食凫雁①必以秕,无得以粟②。于是仓无秕③而求易于民,二石粟而得一石秕。吏以为费,请以粟食之。

穆公曰:“去,非汝④所知也!夫百姓饱牛而耕,暴⑤背而耘,勤而不惰者岂为鸟兽哉?粟米,人之上食,奈何其以养鸟?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⑥。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不闻欤?夫君者,民之父母。取仓粟移之于民,此非吾之粟乎?鸟苟⑦食邹之秕,不害邹之粟也。粟之在仓与在民于我何择⑧?”邹民闻之,皆知其私积之与公家为一体也。

节选自贾谊《书》

注释:①凫雁:指鸭鹅。②粟:旧时泛称谷米。③秕:没有成熟的谷子。④汝:你。⑤暴:日晒。⑥大会:长远计划。⑦苟:假如。⑧择:两样。

译文: 邹穆公有命令:“喂鸭喂鹅一定要用秕子,不能用谷米!”因此,国家粮仓里如果没有秕子时,就用谷子去和老百姓相交换,用两石谷子才换得一石秕子。官员认为这是浪费,请求用谷子喂养。

穆公答道:“去吧,这不是你能了解的道理!那些百姓赶着喂饱的牛下地耕作顶着烈日蒸烤除草施肥,勤劳而不躲懒,这样辛苦,难道是为鸟兽吗?谷米是人上等的粮食,为什么拿来养鸟呢?而且你只知眼前的小利益,不知长远打算。周人的谚语说:‘粮仓里装粮食的口袋漏了,粮食还是贮藏在粮仓里。’这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人君是老百姓的父母,把国家粮仓中的粮食转存到老百姓那里,这还不是我的粮食吗?鸟如果吃了邹国的秕子,就不损害邹国的粮食呀。粮食藏在公仓里和藏在民间,对于我有什么两样的呢?”邹国的老百姓听到邹穆公这段话,都知道私藏跟公积是一个整体了。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无得以粟( )②暴背而耘( )

③勤而不惰者( ) ④岂为鸟兽哉( )

⑤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 ) ⑥而独不闻欤(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夫百姓饱牛而耕。

②囊漏贮中。

3. 邹穆公对“粟”是怎样的观点呀?

4.古代把“民”看重的言论很多,试举一、二。

参考答案:

1、①不能。②背上晒着太阳,或太阳晒在背上。③辛苦,辛劳。注意:不能释为“勤快”、“勤劳”。④鸟兽的总称,这里指鸭鹅。⑤大方面的计算。会,读kuài。⑥难道。2、①那些百姓赶着喂饱的牛下地耕作。②袋子漏的,贮存到仓库里。3.邹穆公认为当选取“粟在民”有益。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

《蜀鸡与乌鸦》

【原文】豚泽之人养蜀鸡①,有文而赤翁。有群雓周围鸣②。忽晨风过其上③,鸡遽翼诸雓,晨风不得捕,去。已而有乌来,与雓同啄。鸡视之,兄弟也。与之上下,甚驯。乌忽衔其雓飞去。鸡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

选自宋濂《燕书》

【注释】】⑴豚泽:地名。⑵雓:读音yú,小鸡。⑶晨风:鸟名,属鹞类。

【译文】豚泽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养了一只蜀地的鸡,身上有花纹而且头颈上的羽毛是红的,它鸣叫着,带领看护着一群雏鸟。忽然上方有一只鹰飞过,大鸡赶快用翅膀护着小鸟,鹰没办法抓到小鸡,就飞走了。过了一会,一只乌鸦过来,和那些小鸟一起啄食。小鸡们把它当成了兄弟,和它一起玩闹,它也表现得十分驯服。一会儿乌鸦衔着小鸟飞走。蜀鸡望着它十分惆怅,好像在后悔因为太轻信乌鸦,自己觉得像而被它出卖了。

【阅读提示】

祸患往往发生在疏忽之中。对待问题只要按事物发展的规律去办,不心存侥幸,认真对待就不会像“蜀鸡”一样后悔了。

【阅读训练】

1、试比较下列词语古今词义的异同。

①文古义( ) 今义() ②翁古义( ) 今义()

③去古义( ) 今义() ④翼古义( ) 今义()

2、找出并翻译文中蜀鸡对待“晨风”和“乌鸦”不同态度的句子。

3、读了本则寓言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

参考答案:

1、①文:古义:花纹,文字 今义:文化,文科,文章②翁:古义:鸟类头颈上的羽毛今义:老者③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④翼:古义:翅膀,用翼遮护,辅佐今义:翅膀

2、对待晨风:蜀鸡急忙用自己的翅膀把小鸡都遮护起来。对待乌鸦:蜀鸡把把乌鸦当作兄弟一样对待,同它一起飞上跳下。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陶侃惜谷

【原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①。”侃大怒曰:“汝既不田②,而戏贼人稻③!”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晋书·陶侃传》

【注释】①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②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耕田。③而戏贼人稻:为了游戏破坏农民的庄稼。

【译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②执而鞭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

3、翻译: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4、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拿 用鞭子打 2、B 3、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4、赞扬。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上一篇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中考记叙文阅读训练1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