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初中语文诗词五首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题及答案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蓟北( ) 涕泪( ) 衣裳( )
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答案:jì tì cháng
2.根据提示写句子。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巧用地名形成名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滁州西涧》描写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3)《滁州西涧》中表达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4)《约客》中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写惜花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的全词的精绝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用来说明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本题主要是对诗歌语句的理解。有些语句必须放在全诗里考虑。
答案:(1)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5)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文学常识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_________诗,选自________,是唐代伟大的_________诗人________写的。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________。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________。
(2)《滁州西涧》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唐代诗人。青年时以三卫郎事唐玄宗,后做过滁州、江州、苏州刺史,故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韦苏州集》。他的诗以古风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风格古淡隽永。这是一首________的名篇,诗中描述了一个________的意境。
(3)《约客》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字________,号________。
(4)《如梦令》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女词人。号________。她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散文和诗歌都有成就。她的词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多写________,后期________。她兼擅令慢,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________体”。
(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选自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大词人。艺术风格多样,主要以________为主,与________ 并称为“苏辛”。
提示:本题抓住课文中的有关知识进行考查,并适当作了拓展。
答案:(1)律 《杜工部集》 现实主义 杜甫 “诗史” “诗圣”
(2)《韦苏州集》 韦应物 韦江州 韦左司 韦苏州 山水诗(或者“绝句”) 恬淡幽静
(3)《清苑斋集》 赵师秀 南宋 紫芝 灵秀
(4)《漱玉词》 李清照 南宋 易安居士 悠闲生活 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易安
(5)《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 幼安 稼轩南宋 豪放 苏轼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填空。
(1)______________,可怜无数山。
(2)昨夜雨疏风骤,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4)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
提示:此题主要是考查诗中名句。
答案:(1)西北望长安 (2)浓睡不消残酒 (3)黄梅时节家家雨 (4)青春作伴好还乡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描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提示:这一联包含了四个地名,即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有漫长的距离,而作者却用“即从”“穿”“便下”“向”贯穿起来,表现了作者此时的愉快而急迫的心情。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忽闻胜利后的惊喜之情。
3.反复诵读《滁州西涧》,仔细体味该诗独有的意境,并体会其高妙之处。
提示:开头两句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后两句中的“急”与“自”两字互为照应,准确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意识,把客观景物和抒情主体有机地融为一体。状写难写之景、难言之情。应结合具体诗句来理解。
参考答案:本诗作者通过平常、平静之事,不动声色地写出了自己对恬淡幽静意境的追求和向往。
4.《约客》一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提示:诗中描述雨夜候客,久等不至,只得对着棋盘推敲,独自消遣。情景交融,写得清新可爱。
参考答案:反映了诗人“约客”不至时的无奈和凄苦。
5.仔细诵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下阕,理解其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作者用“东流去”的赣江水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这也是诗人的心志。“愁”是愁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
参考答案:下阕内容表达了作者哀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受难,愤慨南宋统治者不抵抗侵略和自己报国志愿不能实现的真挚感情。
快乐时光
教授轶事
一天夜里,心不在焉的教授深夜回家。到了家门口,他忽然想起忘了带钥匙。他一个劲地敲门,直到把妻子吵醒,从床上起来开门。因为夜色漆黑,妻子没认出丈夫,对他说;“对不起,先生,教授不在家。”和平时一样,教授心不在焉地答道:“那好,我明天再来吧。”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基础知识
1.选出下列朗读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 )
A.独怜/幽草/涧边/生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昨夜/雨疏风骤 D.江晚/正愁余
提示:A项,独怜/幽草涧边生。
答案:A
2.对下列各句自选角度,进行鉴赏。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提示:诗句赏析,应能抓住角度进行赏析。从表现手法、修辞方法、思想情感、准确用字等角度入手。
参考答案:(1)这两句诗描写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们,听到政府军队打仗胜利,收复失地时的欢欣喜悦,意象极为明快、可爱。
(2)从“春潮”“野渡”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好像在急剧变化的潮水中寻求一种自由和安静。作者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心迹融于写景之中,给人一种妙不可言之感。
(3)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3.(安徽庐江中考模拟)下面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自己撰写的座右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你能指出对联典故里的主人公是谁吗?
提示:此题是通过对联的形式考查古代文化文学常识,应结合历史知识来作答。
参考答案:项羽、越王勾践。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这是一首律诗。律诗共有四联,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律诗通常为八句,其中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且颔联、颈联必须对偶。
答案: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5.描写诗人听到消息惊喜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改诗人过去惯常的调子,一经对比,欢快的特色就特别明显了;尤其要强调的是,该悲戚则悲戚,该欢快则欢乐,即“感情是诗的生命”,“凡作文者,宁可为野马,不可为疲驴”(袁枚《随园诗话》)。当望穿双眼终于“剑外忽传收蓟北”时,有如大坝开闸,有如高山飞瀑,诗人积蓄已久的感情迸发了。
答案: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6.生动地表现诗人释放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颈联出句“白日放歌须纵酒”,上承“喜欲狂”;对句“青春作伴好还乡”,下接具体规划返乡路线的尾联——这种承上启下的结果,把上下句间弥合得天衣无缝,真是令人叫绝。尾联的流水对,以四个地名作对,且按水路、陆路的时空顺序出现,更是妙趣天成。
答案: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写作者昨晚风雨交加时因触景伤情而醉酒未醒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叙述,既说了一夜风雨,也说了醉酒的过程。
答案: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8.以白描手法写人物言语,通过“问非所答”的转承,既体现作者惜花伤春的敏感心理,又表现出侍女不够善解人意的情绪,其中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里没有直接写问的是什么话,但从丫环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所问的内容。“试问”表现了内心的急切,本来可以不问,自己起床后打开窗子就能知道,但因为要急于知道,所以迫不及待地“试问”。
答案: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9.既写出花朵凋零的景象,又透露出诗人惜花之情,还点出了暮春时节,被王士祯认为“人工天巧,可称绝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绿肥红瘦”一语,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阴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答案:应是绿肥红瘦
10.(江苏通州中考模拟)赏析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描绘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赶制衣服的动人情景,表现了________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子女要________的炽热情怀。诗中的“________”后来成为母爱的代名词。
提示:此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特别是对该诗思想内容及重点词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母爱 孝敬母亲 三春晖
深层探究
11.请阅读辛弃疾报国有心、请缨无路、无限悲愤的《破阵子》,然后联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研讨一下辛弃疾词的特点。
提示:辛弃疾的词在艺术上继承发扬了苏轼笔力雄健、风格豪放的特点,成为当时词坛主流的集大成者,并对后世词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答案:略
中考链接
12.(2004浙江杭州中考)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从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观点。
提示:注意这几个句子在形式上构成排比,每一句中两个分句间在内容上构成转折。
参考答案:贫穷虽然是人人不愿过的生活 有时却能成为人们奋斗的动力 痛苦虽然是人人不愿经受的情感 但有时却能造就人们刚强的性格
自我盘点
我认为本章的主要内容可分为这几个方面:
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我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是:
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我的心情是这样的:
在学习本章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
在学习本章后,我记住并能应用的知识是:
我将这样来弥补自己在本章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
上一篇: 中考试题资源:文言文学习方法复习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